越长大越是寻不到归属感和意义,如同飘落的枯叶蝶,沉默地落下,尽是枯槁和憔悴。
偶然翻朋友圈看到“一个人至少要有两个梦想,坚持两件事,因着各种各样的原因,一件耽搁下来,还有另一件可供选择。”这是她对自己人生的定位,凡事留有余地,生活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。
“意义”二字很宽泛,可以从个人上升到社会乃至国家,泛泛谈论意义,之于大学生,便是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
社团招新,总会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:“如果你的社团和你的学习相冲突,你会怎么办?”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,但刚入学的大一新生,在招新面试时,心中会想着迎合学长学姐的想法,所以支支吾吾,大部分人的回答是“两个都考虑,看哪个更重要就去哪个。”这个现象让我傻眼了,回忆自己走过来的这一年,我感到羞愧,我扪心自问,每天忙忙碌碌,内心却是极为空虚的。
前几日宿舍里闲聊,我偶然间说了一句:“以后要尽可能地放下手机了。”室友很快就接了一句:“你什么时候有这觉悟了。”我当时便沉默了,心中也是五味杂陈。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现象,我抱着个手机,虽然没人聊天,也没有重要事情,但就是一直拿着手机,一刻也不肯放手。这似乎成了一种病,而且几乎是到了晚期,细思极恐。
大一辅导员谈话时说过一句话,我触动很深。“如果一个人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完成了他当初设定的梦想,那他就会有更多的余力去做其他的事情,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,慢慢完成。”突然想起,大一入学时我也是满怀全部的热情,有着美丽的梦想,给自己布置了各种安排和目标,可就像狂风席卷了这个世界,枯叶蝶晃晃荡荡,始终无所依存。
曾经有一段时间,我特别喜欢看东野圭吾的书,喜欢他那种“相比于证明一件事的存在,证明它不存在要更加困难。”的神秘感,但真的就像老师所说的,书还是要有选择性地去读,带着自己的目的,或者说功利心去读书,不是为了读而读,而是为了学而读,所以我渐渐放下了东野的书,闲暇时翻看一下,也很不错。
一个季节快要结束了,林荫路,水道旁,叶子都发着健康的黄,植物在生长,用尽了它们最后的一丝力量,来筑起零丁萧落的美。这便是它们存在的意义了吧。人人都说尽了秋的荒凉,可我却想要极力赞秋之勇敢,它是用生命在负隅顽抗,叶落归根是逃脱不了的宿命,但是在归于尘土之前,用力绽放它最后的美,这便是它的崇高了。
枯叶蝶飘飘荡荡,寻找着生命应该栖息的地方,暗沉沉的颜色忽起又落下,虽然一直都在漂泊,但它却用着自己最后的力气坚持着自己的方向,有一个目标去追寻,褪去枯槁憔悴的外衣,它也能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
所以,意义于我是高山弥坚,仍迤逦而上,登山之高,或是一种身体力行,也可是一种心的徜徉,尝尽所有艰辛,如枯叶蝶颤抖着翅膀,从未言弃。